江浙沪:水泥行情跌到最低谷?-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所属分类: 经营动态
2012-04-28
3月,江浙沪水泥市场的景气度下降频频,用两个事实就可以看出:一是价格的大幅度调整。2-3月之间,江浙沪的水泥价格累计下调了50元/吨左右,3月底,苏南p.o42.5水泥大客户出厂价在300元/吨左右,浙江相对较高,在330元/吨。受此影响,上海高标号水泥的到位价也只在350-380元/吨。三个地区目前的水泥价格都与2010年9月大规模限电之前的价格相当。二是江浙沪水泥企业在春节期间停窑35天之后,3月份又停窑10天来降低库位、稳定价格。
基于现状,行业内对于江浙沪的市场非常不乐观,甚至认为长三角市场会回到2007-2008年最低谷的价格。笔者认为,虽然江浙沪水泥市场正在经历一场艰巨的考验,但并不会再重现惨烈竞争的局面。3-4月是这些地区承压最重的几个月,下半年市场会有所回升。
3月为何难?需求回暖艰难
对于今年市场的整体悲观,水泥企业还是有所预期和行动的。今年,江浙沪地区协定的停窑时间从去年的70天延长到100天,增幅达到三分之一。2月中旬,春节停窑陆续结束之后,企业的库位在70%左右,得益于今年停窑时间的延长,此库位比去年同期略低。但是3月,江浙沪再次停窑10天——一季度停窑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全年计划的一半!然而,这样高频率的停窑也没能挽回价格的下跌颓势,跟去年同期相比,3月底,苏南浙北的价格整整下降了100元/吨左右,1-2月,江浙沪的水泥均价比去年四季度下跌了20元/吨。
一季度需求受到三方面的影响,呈现回暖艰难的态势:一是在春节之后持续两个月的阴雨天气。以浙江为例,2月份的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0%;不过江苏和安徽的实际降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并不明显。二是宏观经济整体的不景气。资金匮乏,项目迟迟未能启动。房地产调控的势头也没有得到放松。至2月中旬,虽然民用市场率先恢复并已达到正常值的7-8成,但基础设施建设迟迟未见动作,并有消息称华东的高铁项目在今年不会有大的进展。三是民工返城较迟,这也延误了工程的开工进度。但总的来说,一和三都不是主要因素,需求不佳才最重要的因素。
到3月底,天气晴朗、工程开工,浙北、浙中和苏南才真正迎来了阶段性的出货高峰。这一方面受益于需求季节性的复苏,同时,前期受到阴雨影响被暂搁的项目也得到恢复。月底,企业纷纷开足马力生产,运转率达到100-120%,内陆企业库位降低至70-80%。沿江企业有赖于江运海运所能波及的更广泛的市场,一旦需求回升也最先受益,某些企业库位更是降低至20%。
库位的下浮似乎对于4月市场是个好兆头,但其实不然,因为大企业的战略才是价格的风向标。
4月为何难?新产能雪上加霜
从春节和3月份的停窑执行度来看,浙江地区基本全部执行、苏南有30%的企业并不参与,而安徽只有交界的部分企业参与。即使是春节,安徽的企业也只有50%参与停窑,而且以小企业为主。
4月中下旬,安徽大约还有1000万吨的水泥产能有待投放,5-6月还有大约500万吨的水泥产能需要释放,对下游来说,产能压力颇大。另一方面,3月底需求的回升并不代表二季度华东的市场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只是表现了一个环比上的增长(相对于2月份而言)。在需求不理想的情况下,安徽沿江熟料大客户出厂价下跌至240元/吨,而山东枣庄等地的熟料装船价已经不足200元/吨。4月10日以后,安徽和江浙的高标号水泥价格再次下挫20元/吨。江浙沪水泥价格的连连下挫,既是为了减少安徽的熟料进入,也是为了防止山东熟料的抢滩。
据悉,4月中旬又将会有一轮10天左右的停窑,范围波及江浙沪、安徽、鲁南,具体的参与企业还未确定,但影响力很大。大范围的停窑限产,说明现在的价格已经跌到了企业的底线。但是协同真能成行并且发挥效果?笔者认为会有一些效果,比如价格可能不会再继续下跌,新增产能也会受到一些控制,但效果不会特别明显。毕竟,新增的产能还是需要释放并且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低价以巩固下游市场,刚投产就停产对企业的损失太大,也不符合企业的战略。
纵观一季度的走势,其实跟2010年的情况很类似:2010年也是一季度阴雨不断,需求被严重抑制;上半年行业内外对市场的预期都超空,但四季度由于限电,价格飙升了100元/吨,扭亏为盈,使全年销量依旧保持着小幅的增长。那么2012年会重演2010年的走势吗?
虽然各方都认为2012年的需求非常低迷,但笔者认为全年的需求还是会跟去年持平,而亮点主要在下半年。并且,华东的跌价不会持续太久,为新增产能而拉低价格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在下半年市场稳定之后价格回调,才能保证全年的利润。
(来源:中国水泥网)